MRT59快樂農園日誌(2015.2.18)晴
回想年少物質生活極為匱乏的年代,歳末時總是期待「年」的來臨,好早即開始倒數計時「年」的到來。年前興奮的在床頭擺放著分年購置的新衣,所謂的「新衣」永遠是買幾年後才能穿的新制服-卡其服。心裡還盤算著要向誰拜年,可以收到幾元的紅包入袋。記得當年無瓦斯可用,爸爸在年前會為蒸年糕劈柴,柴壯觀的高高堆放在灶前,準備蒸好幾層的年糕作為孩子們一年份的零食。爸爸把蒸年糕視為一年中的大事,他會親自起火及守候,灶上放數粒米及線香計時,難得吃到糖食的弟妹們會禁不住的向前問:「蒸好了没?」,往往會討一頓駡,爸爸很忌諱有人問及此,因為他認為會蒸不熟。經常要蒸到半夜才熟,爸爸會把正熟睡的我們叫起來吃剛出爐的年糕,往事歷歷永遠難忘。
雖然春節年味漸漸淡了,但媽還是很在意,老早已分頭著手準備。我們幾天也開始採購年貨,陸陸續續的大包小包搬進惠民公寓,讓老人家看在眼裡安心些。上午九時返回惠民公寓樓上及樓下門及窗上貼上春聯,紅紅的春聯一下子增添了不少年味。十點半趕至甲圍國小取年菜,十一點多祭祖。
大妹住美國,弟妹四家住台北,今夜戈北的家人將齊聚大弟家團圓,媽不想四處走,曉以電話拜年即可。每年除夕夜團圓飯都與岳家共團圓,今年也不例外,比較特別的是住甲仙的大舅子一家第一次來聚,總人數有十五人,安排在頂樓露台共餐。
小時候家住「海墘街」小漁村海邊,當時無電可用的年代,夏天時天氣熱,每到晚餐時爸爸會將餐桌抬至門前的籃球場上用餐,甚至晚上男孩子們會露天而睡,也許受小時候的影響喜歡在露天或野外聚會。惠民公寓頂樓露台是處極佳餐會場所,多次在此為聚餐,唯擔心天氣轉冷或下雨,所幸今夜天氣甚佳,無風亦無雨。
下午四點多,R還在客廳為明天普同精舍新春祈福消災法會引贊組工作而忙時,我們開始為樓上的餐會場地佈置而忙。搬出茶几及兩張桌子,連成一長條狀,四週放上十五張椅子,中間放置一具瓦斯爐及一具電烤盤,拉出一條延長線。老大買回三大兩小比薩,六點岳母帶大家陸續來到,食材全部上桌,坐在主烤盤上為大家主烤,豐富的團圓餐開始。
發紅包是最令人興奮的時刻,奉上自己及大弟寄放的紅包給媽,接著一一分送紅包給岳母及子輩們,每個人手上都收到數個紅包,笑呵呵迎接新年的來臨,並互祝新年快樂。
小時候期待拿到大人給的紅包,長大了高興有能力給孩子紅包,現在更欣慰的是能收到孩子奉上的紅包,看著手上兩個紅包,心裡告訴自己它們才是今年新年最大的安慰及祝福,內心一停的說:「小子們要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