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8, 2019

越近的地方覺更遠

MRT59耕讀園
2019/9/8
漁村溪谷
       晨六點半醒來,一樓早餐店兩位妹妹已忙得不可開交,客人不少,話不多說閒步回老家,門鎖著,裡頭的人還在夢鄉,獨自朝向海墘街沙灘方向走去

                步道左側有座三級古蹟陳顯古墓     陳顯,字光顯,號南海,金門夏興 (下坑) 人。明洪武5年 (1372年) 經魁,為金門明代中舉第一人,有「開科第一」之稱。


巨石經年累月海浪沖刷益顯光滑
       古墓之西有一塊巨岩,巨岩與古墓之間有溪谷,小溪由塔后流向料羅灣,此處是兒時常在此活動。當年八二三炮戰躲炮時,全村人就是躲在巨岩下山洞裡父親是石匠,大家都以老周」相,山谷是他早年工作的場域。一座小水泥橋連接兩高處,另一方雜草没徑,想必久無人蹤小心扶草而行,終於踏上數十年未登之處,回味爸爸當年汗水渾身流的辛苦
初小母校
       海墘街海水正退潮中,赤足踩在海水中,任由浪花沖濕,浪濤聲起起落落嘩啦作響,盡是兒時每一個夜晚伴眠到天明的回憶

        妹妹們貼心的特地為我料理傳統早餐-稀飯、肉鬆、菜脯蛋、花生米。九點離開早餐店,相約總統大選回來共度選前之夜

本棟二層樓民宅是我的啓蒙小學
       距離十一點半家祭時間還有二個多小時騎著小妹的機車,隨意的跑跑看看

       湖前村有座廢棄多年的校舍,校名為金湖國民小學新湖分校民國52年入小學就在此入學,一直讀到小學四年級才升至校本部讀高年級課程

正中間一排教室正整修中
       分校有三幢樓,呈ㄇ字型,正中間是一排一樓教室,現正整修中右手邊也是一排一樓教室,中間是辦公室,左右各有一間教室,目前已拆除不見,現址已蓋成民舍數幢以上均為民國時代官方建築左手邊則是一幢二層樓洋樓,應屬民間建物,當年曾在此洋樓度過被賞手心的年少時光。洋樓已殘破不堪,飽嚐風霜,有如當下的我
塔后全家
       騎進湖前村莊,路經姑姑當年初嫁時的小屋,小屋已不見,蓋成透天新屋

       天熱,走進塔后新設全家,點了杯美式咖啡,坐進砲彈雅座區,天花板掛滿手榴彈。拍下砲彈及手榴彈,傳給服兵役的老兵們當作智力測驗,竟收到這是哪裡的回應,無言
邱良功夫人貞節牌坊
                  昨天在四叔家見到來自小徑的兒時玩伴-阿鹿,數十年未見的臉形已不復當年,他住在援中國小旁多年,也許多次路上以陌生相對而不自知

       看到小徑就想到軍中樂園,此地深受觀光客注意,對此充滿好奇,但很少人知道最有名的邱良功墓就葬於此
金門處處有古意
                11點抵金門殯儀館,送別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最後一程

        下午四時返高雄,趕往德民市場買現成菜,六時返鴻運大道宅與老母及小子們共進晚餐

       今晚加昌里辦公室在此舉行中秋晚會六點半我們至加昌國小廣場前與精舍師兄們會合,勸發大家來禪修,一起來美化心靈,改善社會風氣









沒有留言: